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温暖中国—《乡村振兴观察》探访团乘坐7272次火车纪实在高铁不断提速的时代,有趟被人们习惯称为“绿皮火车”的慢车,依然坚持以“逢站必停、票价低廉”的运营模式,为沿途出行者提供着便利服务。运行在湖南怀化至重庆梅江的7272次公益绿皮火车,就是用这样低调的姿态助力沿途农民脱贫致富,即便是肩挑蔬菜担子、手提活鸡活鸭筐篓的农民旅客,都能够顺顺当当的登上这趟火车,去城里寻找销路。
偶然间看到这样内容的一条视频,引起了《乡村振兴观察》书刊杂志社编委的注意,经查询得知,这趟7272次列车每天早上7:17从怀化出发,沿途停靠10多个城乡站点,11:24到达重庆梅江,全程178公里,最高票价只有22.5元,最低票价5元。返程的列车7271次11:50从重庆梅江出发,当日14:55到达怀化站。湖南锦和、漾头,是销售农产品的老乡们集中乘车的两个站点,到达铜仁47公里的路程,车票仅需7元。
这列火车是什么时候开始为老乡们提供服务的?这样低廉的票价如何维持这列火车常年运行?老乡们这些年依靠火车的便利交通家庭收入情况如何?社会效益又是怎样?这对于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以及农村助学、助医是否有更多借鉴意义?为此《乡村振兴观察》专门组成了一个体验采访团队,决定去湖南怀化进行一次沉浸体验式采访,一探究竟。
体验采访团出发前梳理资料、列出详细的采访提纲,准备好录音笔和摄像机……经过精心的筹备,于1月8日从石家庄踏上南下的列车。8个多小时的车程,并没有让大家感到疲惫,想到即将见到这趟触动到自己、也温暖着更多人的列车,反而愈加兴奋。
到达湖南怀化已是晚上8点半,顾不上片刻歇息,又马不停蹄地转车到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住宿在锦和车站附近一家宾馆,期待第二天也就是1月9日一早与7272次列车的相遇。
腊月的湖南并没有北方人想象的暖和,又因昨夜天空飘起了濛濛细雨,气温骤降,最高温度只有5度。这样寒冷的阴雨天气,那些卖菜的农户还会像往常一样登上7272次列车吗?我们带着不确定,一大早毅然奔向了锦和火车站。
位满载果蔬的农户在车站门口等待了。看到这个场景,我们轻舒一口气。抓住候车机会,开始了一整天的体验采访活动。
第一位接受采访担菜乘车的是一位潘姓菜农,他来自附近的锦和镇梁家村,挑的蔬菜有一百多斤,旁边框里的白菜、小葱鲜嫩欲滴,大蒜个儿饱满,这些菜是前一天下午刚刚采摘回来的,今早赶往贵州铜仁售卖。“白菜一斤卖一块或一块五,大蒜一斤卖四五块钱。这担蔬菜在铜仁大概能卖两百块钱。”他如是说。
梁家村距锦和火车站有三四公里,为了赶上这趟火车,他早上5点就起床开始择菜整理,用三轮车把蔬菜拉到火车站。他是今天第一个到达火车站的。锦和火车站门口附近,专门为农户规划了存放三轮车的地方,为菜农运菜进站和返程回家提供了方便。他有时隔一天来一趟,有时天天来,这些大地蔬菜在铜仁很受欢迎,差不多两三个小时可以卖完,然后再乘坐下午2点的火车返程。家里种的两三亩蔬菜一年也有三四万的收入。这对于已年过60在外不太好找工作的他来说,也是一份不错的收益。
随着火车进站的时间越来越近,担着果蔬前来的农户也不断增多,大家放下担子互相打着招呼,候车室变得热闹起来。来时路上为了遮雨,篓框里的果蔬盖上了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冰糖橙、鸭梨、芹菜、红菜苔、白菜、水萝卜、小葱、大蒜依稀可见,鲜嫩水灵,应有尽有。还有装在水箱里的鱼虾活蹦乱跳。临近过年,一些框里的腊肉、板鸭(板鸡)等年货也十分诱人。一担接一担、一筐连一筐,摆放整齐排着队等待上车。客运候车室俨然像个小型菜市场。
“在贵州铜仁,比当地卖得更快,价格也好,差不多一斤还能多卖一块钱。每月卖菜的收入算起来比外出打工差不了多少,我计划明年留在家门口用心种菜卖菜,在家乡创业求发展。”小伙子说着,脸上的笑容明媚灿烂。发车前我们粗略查点了一下,今天菜担有七十多挑。蔬菜品类有十几种之多。担菜人里年纪最大的老奶奶有八十一岁,和儿媳一同乘车去售菜。最重的一担大白菜达80多公斤,担主人是来自锦和镇兰家坪村的一位村民,我们试挑了几次都没担起来。
7点55分,绿皮火车缓缓进站,上方写有“乡村振兴公益助农绿色通道”的大门打开。菜农上车前不用买票,站口不设检票关卡,上车就绪后再来补票。
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贴着“湘西情”字样的7272次列车停靠站台,菜农纷纷挑着菜担登上火车,由于绿皮火车设有三个台阶,担着一百多斤重的菜挑上车,这可是个力气活,担子重些的显着很吃力,好在列车员主动上前搭把手,帮助他们一一安稳上了车。
为了获得更多列车服务菜农方面的信息,与列车长见面座谈,是我们这次采访计划方案里内容之一。俞翔列车长得知后专门来到我们乘坐的6号车厢,热情的介绍了情况:怀化至梅江的7272次列车于2006年开通,有8节车厢,全程178公里,最高票价22.5元,全程跨过两省一市,停靠湘、黔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渝十个城乡站点。列车为沿途村民出行及销售农产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了更好的为菜农果农服务,铁路方面于2022年把这趟列车进行了升级改造,换成了空调列车,使他们能有个更舒服的环境,同时还把每节车厢两头的座位拆了两排,空出更大空间,便于菜农摆放农产品。
6号车厢还专门有一个小黑板,写着农产品价格和联系方式,帮助果农菜农做推销。锦和、漾头两站平均每天有百八十户菜挑上车。最多时一天达到了300来挑。涉及到车站附近的三个乡镇四十多个村落。这些村民靠卖菜每年每户可增加三四万元的收入,有的家里盖上了二层楼房,有的买了小汽车,有的将孩子供养成了大学生,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20年来,这列火车的票价有过两次微调,锦和到铜仁的车票一次是从最初的4元涨到5元,2022年这趟火车加装了空调,票价从5元涨到了现在的7元。涨幅小,票价低的目的,也是为帮助乡村增加收入。列车长坦言,这趟火车并不盈利,前些年叫扶贫列车,现在叫乡村振兴列车,只要农民农村有需要,就会一直开下去。在现有的条件下还会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为村民乘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列火车不仅承载着远行的旅客,更承载着老乡们生活的希冀。俞翔列车长讲完这些情况后,又特意接通了车队张素杰的电话,张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相关情况。
《乡村振兴观察》记者团拿出由河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李凤刚院长题写的一幅“温暖中国”颜体书法作品,和新出版发行的一、二、三辑《乡村振兴观察》,赠予这列火车,感谢他们为沿途农民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做出的贡献。
随着火车的行驶,车窗外的风景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青山连绵,绿水流淌,一座座村落点缀其间,红砖黛瓦不断向后移动,窗外的美景似乎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也为这趟旅程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原本8点59分到达贵州铜仁的7272次列车,或许是天气原因今天晚点半个小时。到站下车后,菜农挑着担子匆匆忙忙奔向车站附近的蔬菜售卖点。在这个过程中,抬一抬、提一提、扶一扶,列车工作人员不断搭把手帮助岁数大的顺利下车。出站口不用核验车票,大家依然是绿色通行。我们跟在后面追赶。
从铜仁火车站到蔬菜市场,约有一公里的路程,需要穿过一道胡同,两条小街巷,还要经过一个有警示灯的十字路口,当时我们发现街巷边、十字路口都有在指挥交通。后来了解到,为了使得这些担着菜挑的农户顺利通过,铜仁市和人员每天上午定时过来指挥交通,避免他们过街时负重久等。
卖菜点设在金码头菜市场,这是个半封闭菜市场,有近二百个摊位,虽然紧卡了一些,但是遮风避雨、进出顺畅。这里已经有顾客在等待了。
前来购买果蔬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或穿梭于各个摊位间挑选新鲜蔬菜水果,或驻足与摊主讨价还价,整个市场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一位路姓顾客告诉我们:他家距这儿虽然远了点,但每天会遛着弯来这里买菜,基本上9点左右就到了,已经成了生活习惯,今天打算买点白菜、芹菜和大葱,都是新采摘的菜,又新鲜又好吃。说完就去找自己常买的菜家去了。家住农贸市场附近的张女士提着大兜小兜,买了不少菜。她说基本上两天过来买一次,看中的就是这些是农户自己家种的大地菜,比较新鲜,不添加任何乱七八糟的化学东西,吃着放心。今天又买了20多块的苔菜、黄瓜,满载而归。她讲的“大地菜”是指露天种植的蔬菜。一位姓刘的顾客告诉我们,这个菜市场附近也有蔬菜超市和临街菜店,超市的菜倒过了几遍手,储存时间长,不如新摘得菜新鲜味好,价格更便宜。我们接触到的买菜顾客都是一片赞扬声。
果蔬临时售卖点不远处,有一个挂有环北街道两板桥社区农贸商业协会牌子的地方,果蔬市场的管理人员就在这里办公。我们走进农贸商业协会办公室,了解怀化麻阳菜农到铜仁跨省卖菜的来龙去脉。
为何乘坐火车跨省卖菜?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怀化麻阳位于湖南和贵州两省交界的地方,麻阳那边有种植蔬菜、水果的传统,在外享有“冰糖橙之乡”的美誉。果蔬生产量大,当地市场已经饱和,贵州铜仁市郊山多地少,蔬菜种植面积小,一方有供,一方有需,铁路部门和两市一经商议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皆大欢喜。前些年初衷是帮助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现在是构建统一大市场,支持山区乡村振兴奔小康。
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规范市场经营、摊位摆设和市场环境卫生清洁及商贩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这个果蔬临时售卖点,距火车站很近,是当地政府专门为湖南麻阳的菜农规划改建的。在以前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菜农只能在马路边、路口等地盘摆摊卖菜,果蔬售卖点的设置既规范了乱摆乱放的问题,也便于菜农果农卖完果蔬后,能及时赶上下午返程的列车,节省时间,节省体力。每个摊位一天只需交3元卫生清理费,没有费用。
我们发现在这个大约有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靠墙处堆放满了新鲜的冰糖橙和各种菜类,显得工作室满满当当。工作人员介绍道,这间房子还为农户当天没有售完的果菜提供免费寄存,好让他们第二天售卖,怀化菜农和本地商户在打交道中互相熟悉,取得了信任,菜农当天剩下蔬菜多了,如果工作室存放不下,就会存放在当地附近商户门市里,省的费力来回折腾。果蔬临时售卖点将来还会升级改造,为这些从湖南过来的菜农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比如,就近解决供饮热水问题、就近如厕问题。细微之处见服务精神,饮水、如厕,看似小事,其实是件大事,在人流多的公共环境下,对异地客商来讲就更为重要。这些介绍,我们在采访过程中都得到了验证,
下车时分,我们采访团跟随这趟列车返回到锦和站。7272次火车回程时改为7271序号,跨省卖菜的农户集中乘坐这次列车回锦和站。在6号站台,我们又一次目睹了列车工作人员帮扶每一位挑担菜农下车的关爱举动,列车员的微笑,像是表达了完成这次出行任务的自豪,菜农筐篓空了、钱包鼓了,更是满心欢喜,在他们相视间,传递着一种温暖。
在下车的人群中,我们又看见了那位最年长的81岁的谢奶奶和儿媳妇,去时篓筐里装的花生米、萝卜干和青菜,全部卖光了。当我们问及谢奶奶今天卖的价钱怎样时,儿媳笑咯咯抢着回答:“蛮好的蛮好的。”像是一次幸福的旅行。那位被称为今天最重一挑的卖白菜大叔,挑着空筐也下了车,他告诉我们卖的很顺利,价钱也合适,这一趟挣到300来元。
下车时,我们还发现一位卖芹菜的大嫂,芹菜基本卖光了,筐篓里带回一堆鱼腥草,大嫂告诉我们:锦和一带不产这种菜,这是在铜仁另一个菜市场买的,带回家里吃的。一日出行达到了卖余买缺的两个目的地。
更巧的是,我们又遇到铜仁电视台的几位记者跟随菜农在这里一起下车,他们说台里安排的采访任务要追踪三天,这是第一天,还有两天的采访任务。我们算了一下,这次体验式乘车采访活动偶遇了三班来采访、拍照、录像、直播的媒体,加上去程车厢内遇到的贵州大学十多名研究生采访观察团,够四班了。我们忽然想到前边谈到的温暖传递。真是这样,列车将温暖传递给菜农,菜农将温暖传递给周围的人,包括探访团队......
绿皮火车今日的返程,意味着明天的起程,卖菜扁担大军的今日回归,也意味着明天再踏。国家以人民为中心,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通过有温度的列车,在温暖沿途乡村农民的同时,也温暖了整个中国。(康瑞珍、孟琴锋、孔雅欣、赵晓燕)
Copyright © 2012-2023 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15010870号-1